- 马丽;张濛;谢诗颖;杨淑蓉;杨一;张阳;
为了研究绵阳市交通干线空气悬浮颗粒物PM_(2.5)和PM_(10)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通过选择并分析绵阳市2021年6月10日至6月25日期间主要交通干线上的4个监测点PM_(2.5)和PM_(10)时空分布及其与车流量、气象因素等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1)在早高峰、中午时段和晚高峰三个时段PM_(2.5)和PM_(10)浓度均存在明显时空差异,在绵阳师范学院(T1)、宜家美国际家居(T2)、绵兴东路中段(T3)、火车客站(T4)4个监测点PM_(2.5)和PM_(10)浓度均呈现出早高峰高于午高峰和晚高峰,且PM_(2.5)浓度在各时段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一级标准35 ug/m~3;而各监测点在早高峰时段PM_(10)浓度超过空气质量一级标准;(2)主要交通干线气温在23.55~27.77℃;湿度和云量在时间上均呈现出早上最高,风速在晚上最大,车流量在晚上最大,且T4的车流量显著高于其他三个站点;(3)PM_(2.5)浓度和PM_(10)浓度均与风速呈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41~-0.610和-0.395~-0.313(P<0.05),因此,影响交通干线空气悬浮颗粒物分布的主要气象因子为风速.
2023年05期 v.42;No.291 100-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邓小菲;王雪梅;韩剑萍;杜华明;付小丽;
针对长江上游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对地形因子响应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基于MOD17A3HGF和DEM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标准差法、相关系数法、空间统计法等方法,分析了涪江流域2000—2020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及其在地形上的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涪江流域植被NPP呈现波动性、阶段性.流域NPP均值456.40~664.74 gC·m~(-2)·a~(-1),增幅为8.25 gC·m~(-2)·a~(-1),整体NPP水平在增加;(2)植被NPP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上游区是植被NPP高生产力聚集区,下游区是植被NPP低生产力聚集区.(3)流域内植被NPP空间变化以增加区域为主,呈“中波动较多,高低波动较少”的特征,上游区波动程度小于中下游区.(4)年均植被NPP随海拔、地形起伏度、坡度、地表粗糙度的增加先增高后降低,植被NPP对地形因子响应程度为:地形起伏度>坡度>海拔>地表粗糙度>坡向.
2023年05期 v.42;No.291 108-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邓诗韵;何云晓;何贝贝;
以绵阳市为研究区域,采用移动窗口法和均值变点法提取地形起伏度,分析地形起伏度对人口密度、经济密度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并与海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绵阳市中起伏度地形(200~500 m)占比最大,占研究区土地面积33.97%;小起伏度地形(70~200 m)次之,占26.83%;大起伏度地形(500~1 000 m)占18.32%;微起伏度地形(30~70 m)占15.46%;平坦地形(0~30 m)占5.38%、极大起伏度地形(>1 000m)占比最少,占0.4%.(2)地形起伏度对绵阳市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的影响强于海拔的影响;地形起伏度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强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且均呈显著负相关.(3)绵阳市地形起伏度不超过70 m的地区,聚集了26.67%的人口和35.41%的经济总量,但土地面积仅占2.74%,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平原、台地等地形起伏度较小地区聚集趋势明显.
2023年05期 v.42;No.291 117-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下载次数:6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春晖;何悦;吴庆贵;刘美;杨玉莲;张萍;廖玥;曾艳;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对改善土壤质量和提升养分含量具有重要作用.为研究不同改造模式下川中丘陵区柏木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特征,以绵阳市盐亭县林山乡柏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干筛法和湿筛法比较分析疏伐改造(ET)、林窗改造(FG)、林带改造(SF)和柏木纯林(PC)4种模式0~40 cm土层深度下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特征和稳定性指标.结果表明:(1)在干筛处理下,4种模式的柏木人工林土壤机械性团聚体以>2 mm为主,含量为48.07%~74.74%,而0~20 cm土层表现为疏伐改造显著高于林带改造,20~40 cm土层表现为柏木纯林显著高于林窗改造和林带改造.(2)在湿筛处理下,0~20 cm土层>2 mm粒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表现为林带改造显著高于柏木纯林与林窗改造,0.053~0.25 mm粒径团聚体表现为林窗改造显著高于疏伐改造与林带改造.(3)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0.56~1.77,土壤水稳性团聚体MWD和GMD在0~20 cm土层表现为疏伐改造显著高于林窗改造.这表明,改造模式能够显著影响柏木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和稳定性特征,本研究为川中丘陵区柏木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2023年05期 v.42;No.291 125-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5K] [下载次数:6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